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10)
发布日期:2016-09-22 17:16 来源:金山水磨石砖机 作者:admins导读:(四)推动重大装备创新 积极开展各种新型混凝土成型工艺技术与成套设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设备、装饰混凝土立面数字化雕刻加工设备等高端
(四)推动重大装备创新
积极开展各种新型混凝土成型工艺技术与成套设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设备、装饰混凝土立面数字化雕刻加工设备等高端装备,带动产业技术和产品升级。
专栏4:重大装备创新
预拌混凝土: (39)研究开发智能监测和调整混凝土工作性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 (40)研究开发绿色混凝土工厂的工艺与成套装备,特别是粉体工艺与装备技术,大幅提高混凝土性能的质量控制水平; (41)研究开发现代化建筑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绿色工厂,形成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成套装备,生产以粉体、骨料、预拌混凝土、陶粒为主的再生材料产品。 预制混凝土桩: (42)开发带扩头功能的引孔植桩机组、中掘植桩机组等新型植桩施工装备。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43)研究开发适应异形、矩形管涵的钢筋骨架自动焊接装备,提高钢筋骨架滚焊机的功能及自动化水平。 混凝土电杆: (44)研究开发混凝土泵送喂料、顶推脱模、自动上卸丝、链板传送、钢筋骨架滚焊自动成型等自动化生产装备。 纤维增强水泥板/硅酸钙板: (45)研究开发多功能、更大规模、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自动化装备,提高生产不同规格产品的能力,满足个性化应用需求。 预制混凝土构件: (46)研究开发混凝土复合外墙板成组立模生产装备; (47)研究开发柔性化预制平台、各种规格墙板自动化生产平台及配套装备、精加工装备,上板和组板机械化装备,满足和适应构件的定制生产要求; (48)研究开发可适应复杂配筋和异形造型的混凝土构件3D打印装备。 装饰混凝土: (49)研究开发用于装饰混凝土和纤维增强水泥制品喷射成型的智能化装备,提高板材和异形材的尺寸和厚度的精确性; (50)研究开发制备装饰混凝土模具的3D打印设备机组。
(五)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贯通上下游产业,实施有限多元的集团发展战略,着重加强与混凝土各原材料产业、物流和建筑业的融合,做强做优做大企业。 打造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在行业内和相关行业之间,积极组建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如技术创新联盟、联合采购联盟、联合营销联盟、技术标准联盟等,以主导产业发展为核心整合相关资源,通过建立众创、众筹、共享、共赢的发展机制,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立以服务生产制造业的发展为导向,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鼓励发展面向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服务、融资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以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发挥混凝土及水泥制品行业综合利废的优势,促进混凝土及水泥制品行业向生态环保产业方向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绿色全产业链。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从绿色设计入手,建设绿色工厂,推进绿色技术的应用,生产绿色产品,通过企业的绿色运行、绿色管理,以及绿色能源、绿色包装、绿色营销和绿色贸易的实施,打造绿色全产业链,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推进绿色升级改造。对产品生产开展碳足迹的评定,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生产的量化考核。对于部分能耗较高的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推进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和综合利废。改造重点放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改造、三废零排放技术应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等。 加快绿色产品研发应用。以绿色发展的有关政策为导向,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开展绿色标识星级评价。积极参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开展的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绿色工厂评价和绿色产品评价的活动;发布行业绿色产品目录,推荐绿色产品选购与工程应用,促进建设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绿色产品市场。 (七)开启智能制造模式 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互联网与行业的融合,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提升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市场服务水平,重点推进产品信息化,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和网络化水平。组织一批智能化工厂和智能化车间试点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新产业组织形式,实施小型化、专业化、个性化、柔性化生产,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八)全面提升质量品牌 建立质量标准联盟,发扬工匠精神,通过制定更高水平的产品品质标准,打造中国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 制修订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产品、胶凝材料、性能调节型矿物材料、增强纤维和外加剂产品品质标准。 积极配合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高性能、高精度的混凝土预制构配件,包括但不限于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整装厨房卫生间等产品,建立现代化工厂制造的混凝土部品构件的高品质标准。 与国际标准对标,制修订各类产品和技术标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规程,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和混凝土大工匠的评选活动。 (九)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鼓励有条件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对外投资,在已实现技术装备出口的产业领域,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继续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思路、新业态和国际人才,加强与行业内的国际企业合作,提高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五、重大工程 为实现重大材料、产品和装备技术创新目标,加快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在“十三五”时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到“十三五”末,全行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左右。 (一)共性基础性创新工程 工程目标: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领和支撑作用,开展水硬性胶凝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发展绿色低碳高性能胶凝材料体系,多功能复合材料制品、先进成型工艺技术装备、材料腐蚀防护技术和先进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工程应用技术,满足混凝土建筑和土木工程结构更高、更长、更大、更强、更轻、更耐久的要求,打造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更多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品,提高行业创新发展和核心竞争能力。 组织方式:依托大型企业集团、高校与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联盟,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发展急需的共性关键性基础性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在自主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发展新材料的有关科技专项支持,大力推进有关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加快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支撑平台建设工程 工程目标:打造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平台体系。在技术创新方面,发展企业、行业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形成不同层级的协同创新工作体系;在技术服务方面,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咨询、检测、产品设计、试制等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支撑条件。 组织方式:组织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领域的骨干企业、商校、科研院所发挥各自的优势特色,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并向社会开放,并通过设立科技奖、技术革新奖等行业科技奖励工作平台,鼓励众创、分享、共赢的群众性创新活动;通过开展各种专项技术竞赛、设计大赛、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建设服务大众创新、岗位成才的工作平台。 (三)绿色低碳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以国家有关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为指导,充分利用水泥基胶凝材料对各种固体废物粉体材料的化学激发、胶结固化能力,大力开展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开发绿色低碳建材产品,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制造业打造成绿色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 组织方式:组织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资源综合利用共性技术,大力发展以尾矿、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各种混凝土及制品;以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再生利用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种绿色标识评价工作,提高行业的绿色化水平。 (四)领军企业培育工程 工程目标:在各个产业领域培育3-5家领军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集约发展,充分发挥产业规模经济优势,提升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组织方式: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打造行业龙头企业,支持技术创新能力强、现代化管理水平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做优主业,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实施有限相关多元发展。 六、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的纲要性指导意见,涵盖了主要的材料制品子行业,为推动本规划的贯彻落实,需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改善协会治理结构,发挥领军企业作用 按照国家关于协会脱钩、市场化发展的政策要求,进一步改善协会治理结构。建立行业领军企业家共同负责的领导群体,让企业家承担更大的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协会事业发展和实施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主导作用。 (二)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监总局、环保部等多个相关部门在相关产业政策中对行业发展的支持,在行业自律、反映行业诉求、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在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行业职业道德准则方面,充分信任协会,支持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建立理性的公平竞争的市场行为准则,协助政府做好行业宏观经济管理。 (三)提升行业技术标准,加快技术创新转化 行业和产品向中高端发展需要更高的技术标准牵引,技术标准的水平实际上是技术创新所达到的水准。因此,与先进技术标准对标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协会将积极开展行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在积极推动政府标准提升以外,还要积极开展协会标准的制定,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标,建立更高的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四)积极发展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化发展 代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发展与世界各国同行组织的技术和经济合作关系,联合组织国际论坛会议,开展技术交流,促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信息服务、市场调研、技术支持等方面帮助优势企业海外投资发展,在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实现行业协会事业的国际化。 (五)丰富协会服务资源,更好服务创新发展 在政策、标准、科技、经济运行、质量安全、诚信建设、职业水平评价、发展论坛、技术交流、技术咨询、科技创新奖、各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竞赛、会刊、官网、年鉴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全面建设服务行业企业创新发展的资源,将协会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组织,更好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